【鹘说原文及翻译】《鹘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借“鹘”这一猛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文章通过描述鹘的习性、行为及其与其他鸟类的关系,隐喻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趋炎附势、欺压弱小的现象,同时也赞扬了正直、勇敢、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一、
《鹘说》以一只名为“鹘”的猛禽为描写对象,讲述了它在山林中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与其他鸟类之间的关系。文中通过对比鹘与其他鸟类(如燕、雀)的行为,揭示了社会中强者欺弱、弱者依附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真正有德行、有力量的人的推崇。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鹤之翔也,其羽若云;其声若钟,其形若玉。 | 鹤飞翔时,它的羽毛像云一样美丽;它的声音像钟声一样清脆,形态如玉石般高洁。 |
鹤之性也,不与群鸟争食,独居于幽谷。 | 鹤的本性是不与其他鸟类争夺食物,独自栖息在幽静的山谷中。 |
鹤之鸣也,非为求食,乃为警世。 | 鹤的鸣叫,并不是为了觅食,而是为了警示世人。 |
今有人,类于鹤,而实非也。 | 现在有些人,表面上像鹤,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
其貌虽美,其心则恶;其声虽清,其志则卑。 | 他们外表虽美,内心却邪恶;声音虽清亮,志向却低下。 |
与燕争食,与雀同群,岂不哀哉! | 与燕子争夺食物,与麻雀为伍,岂不可悲! |
夫鹤者,君子之象也;夫鹘者,小人之形也。 | 鹤是君子的象征;鹘则是小人的形象。 |
吾愿天下之人,皆学鹤之高洁,不效鹘之卑劣。 | 我希望天下的人,都能学习鹤的高洁,不要效仿鹘的卑劣。 |
三、写作说明
本文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语言上的适当调整,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重复的表达,使内容更贴近现代读者的理解习惯。同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原文与翻译,便于阅读和理解。
结语:
《鹘说》虽短,但寓意深远,不仅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更是一篇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社会寓言。它提醒我们,做人应如鹤一般高洁、独立,而非如鹘一般趋炎附势、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