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势均力敌解释及出处

2025-10-08 09:59:33

问题描述:

势均力敌解释及出处,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09:59:33

势均力敌解释及出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势均力敌”这个词,用来形容双方力量相当、旗鼓相当。它不仅用于描述军事对抗,也广泛应用于体育比赛、商业竞争、人际交往等多个领域。下面将对“势均力敌”的含义进行总结,并列出其出处及相关信息。

一、词语解释

项目 内容
词语 势均力敌
拼音 shì jūn lì dí
含义 双方力量、实力相当,难分高下
用法 多用于形容竞争、对抗等情况
近义词 势均力敌、不分伯仲、棋逢对手
反义词 力不从心、寡不敌众、望风而逃

二、词语出处

出处 作者/来源 说明
《后汉书·王符传》 王符 原文为“势均力敌,胜负未决”,意指双方实力相当,难以分出胜负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陈寿 “两军相持,势均力敌”,用于描述战争中的对峙局面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多次使用“势均力敌”来形容双方力量均衡的战斗或政治斗争

三、词语使用场景

场景 示例
体育比赛 两支队伍实力相当,比赛激烈,堪称势均力敌
商业竞争 两家公司在市场上势均力敌,争夺市场份额
政治斗争 两派势力势均力敌,难以决出胜负
个人较量 两人棋艺相当,对弈时势均力敌

四、词语延伸理解

“势均力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一种平衡与公平的理念。在许多文化中,这种平衡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尤其是在竞争环境中,人们往往希望看到的是公平的较量,而不是一边倒的结果。

此外,“势均力敌”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强敌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只要双方实力相当,胜负仍有可能逆转。

五、总结

“势均力敌”是汉语中一个常用且富有哲理的成语,用来形容双方力量相当、难分高下的情况。它源自古代文献,被广泛用于各种竞争和对抗的场合。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出处,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