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假不归的意思】“久假不归”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长期借用他人财物或占用他人的位置、权力等,却不归还或不离开。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滥用职权、占而不还的行为,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久假不归 |
拼音 | jiǔ jiǎ bù guī |
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上》:“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今之所谓贤士,古之所谓民贼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
释义 | 长时间借用别人的东西而不归还;比喻占着职位、权力等不离开或不归还。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批评或讽刺 |
近义词 | 借而不还、久占不退、占而不归 |
反义词 | 及时归还、及时退出、主动归还 |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1. 职场中:某员工长期请假不归,影响工作进度,领导可能会说:“你这样久假不归,严重影响团队运作。”
2. 官场中:有些官员长期占据职位不退,被舆论指责为“久假不归”。
3. 日常生活中:朋友借了你的书,很久不还,你可以调侃道:“你这是久假不归啊。”
三、延伸理解
“久假不归”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借东西不还”,更常引申为一种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行为可能涉及法律问题,如非法占用他人财产、职务侵占等,严重时甚至会受到法律制裁。
此外,在管理学中,“久假不归”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员长期不在岗、不履行职责的现象,属于组织管理中的问题之一。
四、总结
“久假不归”是一个具有明显道德批判意味的成语,强调的是对他人财物、权利或职位的不当占有和拖延归还。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失信行为,也可能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久假不归”的行为,做到诚信待人、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