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一、
“锄禾日当午”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全诗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深刻认识。
“锄禾日当午”作为诗句的开头,形象地刻画了农民在正午时分仍不辞辛劳地耕作的画面。这一句不仅是对劳动场景的描写,更是对劳动者坚韧精神的赞美。它提醒人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每一位劳动者。
该诗句简洁有力,语言质朴,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思想价值,成为后世广泛传诵的经典之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句来源 | 唐代诗人李绅《悯农》第一首 |
原文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诗句含义 | 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粮食的珍惜 |
作者背景 | 李绅,唐代诗人,以反映社会现实和关注民生著称 |
艺术特色 | 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画面感强,寓意深刻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
流行程度 | 广泛流传,常被用于教育儿童和倡导节约粮食 |
三、结语
“锄禾日当午”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让我们铭记,每一粒米饭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与付出。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条件改善,但这种对劳动的尊重与对生活的敬畏,依然是我们应当传承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