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哪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这句诗描绘了孩童时期对月亮的天真想象,将圆圆的月亮比作白玉盘,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纯真情感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象的诗意描写。
一、诗歌背景总结
《古朗月行》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原题为《朗月行》,后人多称其为《古朗月行》。此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包含了对童年的回忆与追忆。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李白诗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相关诗句及解析
原文 | 解析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当作白玉盘来称呼,表现了孩童天真的想象力。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怀疑它是仙境中的镜子,高高地挂在天空之中,进一步渲染了月亮的神秘与美丽。 |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 想象有仙人抚摸自己的头顶,赐予长生不老之术,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
低头看水月,空里坠金丸 | 低头看水中倒映的月亮,仿佛金色的圆球从空中坠落,表现出对月亮变化的观察与感悟。 |
三、诗歌主题分析
主题 | 内容说明 |
童年回忆 | 通过“小时不识月”的描写,唤起人们对童年纯真岁月的怀念。 |
自然之美 | 用“白玉盘”、“瑶台镜”等比喻,赞美月亮的洁白与美丽。 |
人生哲理 | 通过对月亮的观察与联想,表达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
灵魂追求 |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表现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渴望。 |
四、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力丰富,善于运用夸张与比喻,代表作有《将进酒》《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五、总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是一句充满童趣与诗意的句子。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时间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