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对月亮的天真想象,语言质朴而富有童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诗意表达。
一、
《古朗月行》是李白早期的作品之一,通过描写儿童对月亮的误解和幻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童年纯真情感的怀念。诗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孩童将月亮误认为是白色的玉盘的情景,体现了儿童对世界的直观感受。
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透露出他对人生、时间的思考。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古朗月行》 |
作者 | 李白(唐代) |
出处 | 《全唐诗》 |
创作时期 | 唐代初期(约公元720年前后) |
主题 | 童年回忆、自然之美、人生感悟 |
诗句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意象 | 月亮、白玉盘、夜空、孩童 |
风格 | 质朴、清新、富有童趣 |
情感 | 对自然的热爱、对童年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 |
三、创作背景与意义
李白一生游历四方,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寄托个人情感与理想。《古朗月行》正是他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之一,反映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感悟。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儿童的教育方式较为简单,许多孩子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基于直觉和想象。李白通过这一角度,不仅写出了孩子的天真烂漫,也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四、结语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虽是一句简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提醒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诗意。李白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动人的画面,这也是他诗歌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