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倒西歪的意思】“东倒西歪”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或物体在站立、行走或移动时状态不稳,摇晃不定,甚至失去平衡。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醉酒后走路不稳、身体虚弱时的状况,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发展混乱无序、缺乏条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东倒西歪”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从词义、出处、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词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东倒西歪 |
拼音 | dōng dǎo xī wāi |
释义 | 形容人或物站立不稳、左右摇晃,状态混乱或不稳定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醉酒、体弱、失衡或局势混乱等情景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贬义(常带有负面评价) |
出处 | 《水浒传》中常见使用,但未明确记载最早出处 |
二、用法与例句
1. 形容醉酒后走路不稳:
- 他喝得酩酊大醉,走起路来东倒西歪,差点摔倒。
2. 形容身体虚弱无力:
- 病了几天,整个人都东倒西歪,连站都站不稳。
3. 比喻事情混乱无序:
- 这个计划实施得一团糟,整个项目东倒西歪,毫无章法。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左摇右晃、踉踉跄跄、摇摇欲坠 |
反义词 | 步履稳健、站得笔直、井然有序 |
四、总结
“东倒西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写人在体力不支、醉酒或环境影响下表现出的不稳定状态。它不仅可用于日常口语,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通过了解其含义、用法和相关词汇,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场景,避免误用或滥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的含义,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