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而从心所欲的从什么意思】2、原“七十而从心所欲的从什么意思”生成
《论语·为政》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出自孔子之口,表达了他晚年对人生境界的理解。其中“从心所欲”的“从”字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
以下是对“从”字在“七十而从心所欲”中的含义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不同解释与实际意义。
一、
“从”在“从心所欲”中,有“顺从、依照、按照”的意思。这里的“从”不是“跟随”的意思,而是指“顺应内心”,即根据内心的意愿和道德准则来行事。也就是说,到了七十岁,人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自律和自觉的状态,能够随心所欲地行动,但不会违背礼法与道德规范。
这个“从”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内圣外王”的理想状态,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含义解释 | 在句中的具体意义 | 举例说明 |
从 | 顺从、依照、按照 | 表示“依循内心” | “从心所欲”意为“依循内心欲望” |
心 | 内心、意志 | 指人的道德意识和理性判断 | “从心”表示依据内心的善念或道德标准 |
所欲 | 所想、所愿 | 指人的愿望或追求 | “所欲”并非放纵欲望,而是合乎道义的愿望 |
不逾矩 | 不超越规矩 | 强调行为符合礼法 | 即使随心所欲,也不越出道德和礼仪的界限 |
三、延伸理解: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的描述,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它强调的是经过长期修养后的自然流露,而非任性妄为。这种状态是“德行”与“自由”的统一,体现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结语:
“从”字在“从心所欲”中,核心在于“依循内心”,而不是盲目随从欲望。它代表了一种成熟的自我控制力和道德自觉,是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最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