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水击三千里全诗七绝诗人】一、
“会当水击三千里”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上李邕》,原句为“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后世慕兮我心。会当水击三千里,扶摇始自九万里。”这句诗气势磅礴,展现了诗人豪迈不羁的精神风貌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虽然“会当水击三千里”并非出自一首七言绝句,但它常被引用或化用在七绝中,以表达壮志凌云、奋发图强之意。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这一句常被作为灵感来源,用于体现诗人胸怀天下、志向高远的情怀。
以下是对“会当水击三千里”相关诗句及作者的简要整理,结合七言绝句的特点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二、表格展示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类型 | 释义 | 七绝关联性 |
会当水击三千里 | 《上李邕》 | 李白 | 古体诗 | 比喻志向远大,如大鹏展翅,冲天而起 | 不直接属于七绝,但常被引用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杜甫 | 七言律诗 | 表达登高望远、志在高峰的豪情 | 属于七绝风格,但非七绝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行路难》 | 李白 | 古体诗 | 表达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 | 常被化用为七绝题材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将进酒》 | 李白 | 古体诗 | 自信豪迈,充满人生哲理 | 风格接近七绝的豪放意境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游子吟》 | 孟郊 | 五言古诗 | 表达母爱伟大,情感真挚 | 非七绝,但情感深厚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 七言绝句 | 描写自然景象,意境开阔 | 典型七绝,意境深远 |
三、结语
“会当水击三千里”虽非出自七言绝句,但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也常被后人引用或改编,融入到七绝等诗歌形式中,成为表达理想与抱负的重要意象。
通过对相关诗句的梳理可以看出,尽管形式各异,但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特点。无论是古体诗还是七言绝句,它们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