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怎么组词】“踉”是一个比较少见的汉字,常用于描述走路不稳、摇晃的状态。在汉语中,“踉”通常与“跄”搭配使用,形成“踉跄”一词,表示身体摇摆、脚步不稳的样子。除此之外,也有其他一些词语可以由“踉”字组成,下面将对这些词语进行总结和整理。
一、常见组词总结
组词 | 拼音 | 含义解释 |
踉跄 | liàng qiàng | 走路不稳,身体摇晃的样子 |
踉跄步 | liàng qiàng bù | 指步伐不稳、歪斜地行走 |
踉跄无力 | liàng qiàng wú lì | 形容身体虚弱、无法站稳 |
踉跄而行 | liàng qiàng ér xíng | 摇摇晃晃地前行 |
踉跄失措 | liàng qiàng shī cuò | 因惊慌或紧张而站立不稳 |
二、词语解析
1. 踉跄: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用法。多用于形容人因醉酒、受伤、疲惫等原因导致走路不稳。例如:“他喝醉了,踉跄地走回家。”
2. 踉跄步:这个词语多用于文学描写,强调步态的不稳定感,常用于小说或诗歌中,增强画面感。
3. 踉跄无力:常用来形容身体虚弱、精神不振的状态,也可用于比喻心理上的不安定。
4. 踉跄而行:强调动作的缓慢和不稳,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悲伤、疲惫等。
5. 踉跄失措:不仅指身体的不稳,也包含心理上的慌乱,常用于描写突发事件后人的反应。
三、使用建议
虽然“踉”字本身较为生僻,但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它可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较低,建议根据语境合理选择是否使用该字。
总结
“踉”字主要与“跄”组合成“踉跄”,用于描述身体或心理上的不稳定状态。此外,还有一些扩展词如“踉跄步”、“踉跄无力”等,适用于不同语境下的表达。了解这些词语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汉语中的动态描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