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踉跄基础解释

2025-09-20 19:30:52

问题描述:

踉跄基础解释,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9:30:52

踉跄基础解释】“踉跄”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人在行走或行动时身体不稳、摇晃的状态。这个词多用于描写人因醉酒、受伤、疲惫或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的步态不稳。在日常生活中,“踉跄”一词虽然常见,但其背后所蕴含的语言和文化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踉跄的基本含义总结

项目 内容
词性 动词/形容词
本义 行走不稳,身体摇晃
引申义 比喻事物发展不稳定、不顺利
常见用法 “他踉跄着走回家”、“企业的发展踉跄前行”
情感色彩 多为中性偏负面,有时带轻微贬义
文化背景 出现于古代文学及现代口语中,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二、踉跄的使用场景与语境分析

1. 身体状态描写

在文学作品或日常叙述中,“踉跄”常用来描绘人物因体力不支、醉酒或受伤而无法正常行走的状态。例如:“他喝了酒,踉跄地走在街上。”

2. 比喻使用

在抽象表达中,“踉跄”也常被用来比喻事业、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不稳定发展。如:“这个项目起步踉跄,进展缓慢。”

3. 情感表达

有时,“踉跄”也能传达一种无奈或挣扎的情绪,如:“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踉跄前行,不知方向。”

三、与其他近义词对比

词语 含义 与“踉跄”的区别
跌跌撞撞 行走不稳,动作不协调 更强调动作的连续性和重复性
摇摇晃晃 身体左右摇动 多用于描述物体或人的轻微晃动
步履维艰 行走困难,前进艰难 更强调艰难程度和心理压力
摇摆不定 态度或立场不坚定 多用于抽象概念,如思想、决策等

四、语言风格与使用建议

- 文学创作中:可适当使用“踉跄”,增强画面感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 正式写作中:建议谨慎使用,避免过于口语化或缺乏文雅。

- 口语交流中:较为常见,适合描述真实场景,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五、结语

“踉跄”虽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但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承载丰富的意义。无论是描写人物状态,还是比喻社会发展,它都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发挥着作用。了解其基本含义与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精准地运用这一词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