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视无睹的意思】“熟视无睹”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现象或问题已经习以为常,以至于不再关注或感到惊讶。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消极,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非常实用,能够准确表达一种“看多了反而不觉得奇怪”的心理状态。
一、成语解释
熟视无睹:意思是经常看到,反而觉得不奇怪,甚至视而不见。它强调的是对某种现象的长期接触后产生的麻木或忽视心理。
- 字面意思:熟悉地看,却像没看见一样。
- 引申意义:对某事过于常见,导致不再重视或察觉。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唐纪》:“人之患,在于不自知,而熟视无睹。”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对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漠然态度,常带有批评意味。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贬义,表示对事物的忽视或冷漠。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视而不见、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
反义词 | 警觉异常、惊心动魄、耳目一新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日常生活 | 街上经常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大家早已熟视无睹。 |
工作环境 | 领导对员工的迟到问题一直熟视无睹,导致纪律松散。 |
社会现象 | 对一些社会问题,公众往往熟视无睹,缺乏反应。 |
五、总结
“熟视无睹”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成语。它提醒我们,有时候对某些事情的过度熟悉,反而会让我们失去应有的警觉和判断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度的关注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做出正确的选择。
成语 | 熟视无睹 |
含义 | 看得多了,反而觉得不奇怪,甚至看不见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用法 | 形容对事物的忽视或麻木 |
情感 | 中性偏贬义 |
近义词 | 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
反义词 | 警觉异常、耳目一新 |
通过了解“熟视无睹”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同时也能在生活中更加敏锐地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