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榛榛是什么意思】“莽莽榛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草木繁茂、荒芜杂乱的景象。这个词语多用来描绘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也可以引申为社会或人心的混乱与无序。
一、词义总结
词语 | 莽莽榛榛 |
拼音 | mǎng mǎng zhēn zhēn |
释义 | 形容草木繁密、荒芜杂乱的样子;也可比喻社会或人心的混乱 |
出处 | 《尚书·舜典》:“草木畅茂,鸟兽繁殖,人民安乐。”后人引申为“莽莽榛榛”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色或社会状况,具有文学色彩 |
近义词 | 草木丛生、荒芜杂乱、杂乱无章 |
反义词 | 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秩序井然 |
二、详细解释
“莽莽”意为广阔、茂盛,“榛榛”则是指灌木丛生的样子。合起来,“莽莽榛榛”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草木茂密、杂乱无章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未被开发的自然环境,如山野、森林等。
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语也被引申为对社会或人心状态的描述,比如在动荡时期,人们的生活可能呈现出一种“莽莽榛榛”的状态,缺乏秩序和规范。
三、使用示例
1. 自然描写:
“走进深山,只见莽莽榛榛,一片苍翠,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之中。”
2. 社会描写:
“战乱之后,城市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整个社会陷入莽莽榛榛的混乱之中。”
四、总结
“莽莽榛榛”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既可以描绘自然界的繁茂景象,也可以象征社会的混乱状态。它不仅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也展示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准确地把握其表达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