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原文】一、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篇,原意是说在困境中彼此互相帮助、扶持。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在艰难时刻的相互关怀与支持,也常被引申为一种深情厚谊的表现。
该句原文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当泉水干涸时,鱼儿被困在陆地上,它们用口中的湿气互相滋润,用唾液互相湿润,这种行为虽然体现了彼此的关爱,但终究不如在广阔的江湖中各自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友情和亲情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固然可贵,但更应追求一种超脱、自由的生活状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庄子·大宗师》 |
原文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字面解释 | 鱼在干涸的陆地上,用湿气和唾液互相滋润,不如在江湖中各自自由。 |
深层含义 | 在困境中相互扶持虽好,但更应追求自然、自由的生活方式。 |
引申意义 | 表达友情、亲情的深厚,也体现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
使用场景 | 描述朋友间的互助、爱情中的依恋,或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文化影响 | 成为经典成语,广泛用于文学、影视、日常交流中,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
三、结语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仅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描绘,更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提醒我们,在困顿中互帮互助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内心的宁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