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文化遗产日”是中国为了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而设立的重要纪念日。这一节日的设立,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
以下是对“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的总结性介绍,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
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最初设立于2006年,是为了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倡议。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如展览、讲座、实地参观等,以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
在2017年之后,国家将“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一步拓展了保护范围,涵盖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内容。但“文化遗产日”这一名称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相关宣传中。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文化遗产日 |
设立时间 | 2006年 |
调整后名称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7年起) |
每年日期 |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
设立目的 | 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
主要活动 | 展览、讲座、文化体验、实地参观等 |
相关机构 | 国家文物局、地方文化部门等 |
保护对象 | 古建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 |
通过了解“文化遗产日”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无论是通过参观博物馆,还是参与相关活动,每个人都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