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什么意思】“为人师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在品德、言行方面应具备的典范作用。这个词语不仅强调了教师的职业身份,更突出了其在社会中的道德责任与榜样作用。
一、
“为人师表”出自《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后来演变为“为人师表”,意思是: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自身的行为和品德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教师,也适用于所有具有引导、教育或示范作用的人。它强调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倡导通过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影响他人。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词语来源 | 出自《礼记·学记》,后演变为“为人师表”。 |
字面意思 | “为”意为“作为”,“人”指“人”,“师”是“教师”,“表”是“表率”,合起来即“作为教师的榜样”。 |
核心含义 | 教师应在品德、言行上成为学生的榜样,起到示范作用。 |
适用对象 | 主要用于教师,也可泛指所有具有教育、引导作用的人。 |
现实意义 | 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和价值观的引领者。 |
相关名言 | “身正则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
现代应用 | 在教育中提倡“以德育人”,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人格魅力。 |
三、结语
“为人师表”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职业操守和人生追求。它提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修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