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词解释】一、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是一类具有高度稳定性和环境持久性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并且可以通过大气、水体等途径长距离迁移。这些污染物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POPs具有四个显著特征:持久性(不易分解)、生物累积性(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远距离迁移能力(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以及高毒性(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因此,国际社会高度重视POPs的控制与治理,并通过《斯德哥尔摩公约》等国际协议对其进行限制和逐步淘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英文名称 |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
定义 | 一类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具有高毒性和生物累积性的有机化合物 |
主要特性 | 1. 持久性 2. 生物累积性 3. 远距离迁移能力 4. 高毒性 |
来源 | 工业生产、农业使用、废弃物焚烧、燃烧过程等 |
常见种类 | 1. 多氯联苯(PCBs) 2. 二噁英(Dioxins) 3. 六六六(HCH) 4. 滴滴涕(DDT) 5. 灭蚁灵(Mirex)等 |
影响对象 | 生态系统、野生动物、人类健康 |
危害表现 | 1. 增加癌症风险 2. 影响生殖系统 3. 干扰内分泌系统 4. 导致神经系统损伤 |
国际应对措施 | 《斯德哥尔摩公约》(2001年签署,2004年生效) |
治理目标 | 减少、控制并逐步淘汰POPs的排放和使用 |
三、结语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独特的环境行为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及环保组织正在不断加强对其监测、研究和治理,以降低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