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超然台作原文及翻译

2025-09-23 21:45:32

问题描述:

超然台作原文及翻译,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21:45:32

超然台作原文及翻译】《超然台作》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散文,收录于《东坡七集》中。文章以作者在密州任职期间修建“超然台”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一、

《超然台作》是苏轼在被贬密州期间,因建超然台而作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通过描写登台远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追求。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一贯的豁达与洒脱。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于江上,望城阙,有若梦寐。 我从钱塘调任到胶西,船停在江边,遥望城郭,恍如梦境。
城中之山,不高不卑,若隐若现,盖非有山也。 城中的山不高也不低,时隐时现,其实并非真正的山。
然其地幽僻,人迹罕至,故得独游焉。 然而此地幽静偏僻,人迹罕至,所以我得以独自游览。
登台四望,风烟俱净,山川如画。 登上高台四面眺望,风烟尽散,山川宛如画卷。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心情舒畅,荣辱皆忘,举杯迎风,心中满是喜悦。
是岁,大旱,民多疾疫。 这一年,大旱,百姓多患疾病。
予尝谓:“人之忧乐,系于物;物之得失,系于心。” 我曾说:“人的忧愁与快乐,取决于外物;外物的得失,取决于内心。”
若能超然于物,则无往而不乐。 如果能够超脱于外物,那么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到快乐。
于是作台于东,名曰“超然”,以志其意。 于是我在东边建了一座台,名为“超然”,以表达我的志向。

三、文章主旨简析

《超然台作》不仅是苏轼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他人生哲思的体现。他通过登台观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源于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会,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坎坷中依然保持乐观与豁达的精神状态。

四、结语

《超然台作》虽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语言凝练,是苏轼散文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更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哲学。读此文,不仅能感受到文字之美,更能体会到苏轼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