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虎遗患是什么意思】“养虎遗患”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楚人伐郑,郑伯与之盟。楚子曰:‘我无尔诈也。’郑伯曰:‘我无尔虞也。’于是楚人遂伐郑,郑败。郑伯逃于晋,楚人遂灭郑。郑人惧,乃请于楚,楚人不许。郑人曰:‘吾君有罪,而子不赦。’楚人曰:‘吾以郑为虎,今则已矣。’”后人引申为“养虎遗患”,意指纵容敌人或危险人物,最终反受其害。
一、
“养虎遗患”比喻对有害的人或事物放任不管,结果反而招致祸患。这个成语常用于警示人们在面对潜在威胁时,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它强调了及时处理问题的重要性,避免因一时的宽容而导致更大的灾难。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养虎遗患 |
出处 | 《左传·宣公四年》 |
原意 | 比喻纵容敌人或危险人物,最终反受其害 |
现代用法 | 警示人们要果断处理问题,避免因宽容而招致祸患 |
同义词 | 养痈遗患、纵虎归山 |
反义词 | 除恶务尽、防微杜渐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对错误行为或危险人物过于宽容的做法 |
示例 | 他本可以早点处理这个问题,却选择了养虎遗患,最终酿成大祸 |
三、延伸理解
“养虎遗患”不仅适用于政治和军事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比如在企业管理中,若对员工的不当行为不予纠正,可能会导致内部管理失控;在家庭关系中,若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也可能影响其成长。因此,“养虎遗患”提醒我们,面对问题时应保持警觉,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