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这部著作不仅在史学上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在文学、思想等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对《史记》的总结与分析。
一、《史记》的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史记》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成书时间 | 约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 |
体例 | 纪传体通史 |
字数 | 约52万字 |
内容范围 |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 |
历史地位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二、《史记》的特点
1. 首创纪传体
《史记》打破了此前以编年体为主的史书形式,采用“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全面记录历史人物和事件。
2. 内容丰富,涵盖广泛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
3. 人物描写生动
司马迁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韩信等,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使历史人物鲜活起来。
4. 思想深刻,兼具文学性
《史记》不仅是历史记载,也蕴含了作者对社会、人生、道德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三、《史记》的历史意义
- 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为后世史书提供了范式。
- 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成为研究古代中国的重要文献。
- 影响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并被历代学者所推崇。
四、结语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杰作。它以独特的体例、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思辨,奠定了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阅读《史记》,不仅能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脉络,还能感受到司马迁卓越的史学眼光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