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释义】“束之高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将某物或某种想法放置在高处,不再使用或关注。这个成语原本带有贬义,表示对事物的忽视或放弃,但在现代语境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暂时搁置、等待时机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束之高阁 |
拼音 | shù zhī gāo gé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此皆人杰,何可尽责?且古人有言:‘知人则哲,能官人则明。’今诸贤皆在,而公独不识,岂非天意?若不能用,便当束之高阁。” |
基本含义 | 把东西放在高架子上,比喻把事情或人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或不再使用 |
引申意义 | 表示对某事的忽视、放弃,也可指暂时搁置,等待时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他人对事物的漠视,或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暂不处理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名词) |
近义词 | 置之不理、弃置不顾、冷落、闲置 |
反义词 | 重视、重视、加以利用、积极处理 |
二、成语用法与例句
1. 他提出的意见被领导 束之高阁,根本没有采纳。
2. 这个方案虽然不错,但目前公司资源有限,只能束之高阁。
3. 他年轻时的理想早已被现实束之高阁,只留下一丝遗憾。
三、使用建议
- 在正式写作中,“束之高阁”多用于批评或反思,不宜随意使用。
- 若想表达“暂时搁置”的意思,可用“暂缓处理”、“留待后议”等更中性的表达。
- 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导致误解。
四、总结
“束之高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它既可以是消极的放弃,也可以是明智的等待。在不同的语境中,它的含义会有所变化,因此理解其背景和使用方式非常重要。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