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左思原文及翻译】《咏史其二》是西晋诗人左思所作的一组《咏史》诗中的第二首,属于“咏史”题材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和对寒门士子命运的感慨。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味。
一、原文
咏史其二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二、翻译
译文:
涧底的松树郁郁葱葱,山上的小草却繁茂生长。
那短短一寸的小草,却遮住了百尺高的松树。
那些出身名门的子弟身居高位,而有才华的贤才却被埋没在低层。
这是由于门第地位造成的,从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像金氏、张氏这样的世家,依靠祖辈的产业,世代都身居显要。
冯唐难道不杰出吗?但直到年老也未被重用。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左思(西晋) |
诗题 | 咏史其二 |
体裁 | 五言古诗 |
主旨 | 批判门阀制度,表达对寒门士子不得志的愤懑 |
艺术手法 | 比喻、对比、典故运用 |
关键意象 | “涧底松”与“山上苗”、“金张”与“冯公” |
现实意义 | 反映社会不公,呼吁重视人才 |
四、创作背景简述
左思生活在西晋时期,当时门阀士族垄断了政治权力,寒门士子难以通过自身才能获得晋升。左思本人出身寒微,虽有才学,却屡遭排挤。他通过《咏史》系列诗歌,抒发了自己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五、结语
《咏史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社会的不公与压抑。左思以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制,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