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颤心惊什么意思】“胆颤心惊”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害怕、紧张或恐惧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遇到危险、突发情况或面对令人不安的事情时的心理反应。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胆 | 指胆子,比喻人的勇气和胆量 |
颤 | 颤抖,表示因恐惧而身体发抖 |
心 | 心脏,象征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
惊 | 惊吓,指突然的惊吓或恐慌 |
整体意思:因为害怕而感到胆小、心跳加速、全身发抖。
二、来源与用法
- 出处:该成语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人物在极端紧张或危险情境下的心理状态。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描写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 近义词:心惊肉跳、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 反义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泰然处之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遇到危险 | 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他吓得胆颤心惊。 |
担心后果 | 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心里胆颤心惊。 |
紧张时刻 | 考试前,她坐在考场里,胆颤心惊地等待考试开始。 |
四、总结
“胆颤心惊”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极度恐惧或紧张时的心理状态。它不仅表达了身体上的颤抖,也反映了内心深处的不安和害怕。在写作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胆颤心惊”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适用场景,帮助我们在实际交流和写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