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碌的意思解释】“骨碌”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口语表达中。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既可以表示动作,也可以形容状态或情绪。下面将从词义、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义总结
1. 动词用法:指物体滚动、转动的动作,如“石头骨碌碌地滚下山坡”。
2. 形容词用法:形容眼睛转动的样子,如“他骨碌着眼睛,显得很狡猾”。
3. 副词用法:表示快速地、不停地转动,如“他骨碌地转着脑筋,想不出办法”。
4. 方言用法:在某些地区,“骨碌”也用来形容人不正经、爱耍小聪明的行为。
二、常见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句子 | 含义说明 |
动词 | 石头骨碌地滚下山。 | 表示物体滚动的动作。 |
形容词 | 他骨碌着眼睛,一脸坏笑。 | 描述眼神灵活、狡黠的样子。 |
副词 | 他骨碌地转着脑筋。 | 表示快速思考或盘算。 |
方言 | 这小子骨碌得很,别信他。 | 在部分地区表示人不老实、爱耍滑头。 |
三、使用注意事项
- “骨碌”多用于口语,书面语中较少出现。
-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避免误解。
- 在文学作品或日常交流中,常用于刻画人物性格或描述动态场景。
四、总结
“骨碌”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词语,既可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形容人的神态和行为。虽然其字面意义简单,但在实际运用中却能传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掌握其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中文语言中的细微差别。
词语 | 骨碌 |
拼音 | gǔ lù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副词(方言) |
常见含义 | 滚动、转动;眼神灵活;快速思考;不正经 |
使用场景 | 口语、文学、方言 |
注意事项 | 需结合语境理解,书面语少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