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啥意思】“不耻下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人引申为“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意思是:不把向别人请教看作是羞耻的事情,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尊重他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耻下问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字面意思 | 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引申意义 | 谦虚好学、尊重他人、乐于请教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表扬他人虚心求教的态度 |
近义词 | 虚心求教、不骄不躁、谦逊有礼 |
反义词 | 自高自大、目中无人、骄傲自满 |
二、具体解释与用法
“不耻下问”强调的是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放下身段,向比自己资历浅、职位低或者知识少的人请教问题。这种行为不仅体现出个人的谦逊态度,也反映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他人价值的认可。
例如:
- 一位资深工程师在遇到技术难题时,会主动向年轻同事请教,这就是“不耻下问”的体现。
- 在团队合作中,领导如果愿意听取下属的意见,也是一种“不耻下问”的表现。
三、常见误区
1. 误解为“随便问”
有些人误以为“不耻下问”就是随意向别人提问,其实它强调的是“尊重对方、虚心请教”的态度,而不是随便发问。
2. 认为只有学问低的人才需要请教
实际上,“不耻下问”并不取决于对方的水平高低,而是看提问者是否具备谦虚的精神。
3. 忽视“耻”的含义
“耻”在这里不是指“羞耻”,而是“以……为耻”,即不认为向别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四、总结
“不耻下问”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谦虚、开放和求知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科技和职场环境中,保持“不耻下问”的心态,有助于不断进步、提升自我。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来自于不断学习和尊重他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文化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