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货可居什么意思】“奇货可居”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原意是指把稀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后来多用来比喻利用某种难得的资源或优势来谋取利益。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奇货 | 指稀有、珍贵的货物 |
可居 | 可以囤积、存放,等待时机卖出 |
整体意思:将稀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卖出,引申为利用稀缺资源谋取利益。
二、出处与典故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吕不韦列传》 |
典故 | 吕不韦发现秦国质子异人(后为秦庄襄王)在赵国,认为他是“奇货”,于是投资他,最终获得巨大回报。 |
三、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商业行为 | 他看准市场,把一批古董囤起来,准备等升值后再卖出去,真是奇货可居。 |
比喻利用资源 | 这个项目虽然初期投入大,但前景好,可以算得上是奇货可居。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物以稀为贵、坐地起价、囤积居奇 |
反义词 | 供过于求、物贱伤农、低价抛售 |
五、总结
“奇货可居”原本是古代商人的一种经营策略,强调对稀缺资源的把握和利用。如今,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机会出现时,善于抓住并从中获利的行为。它既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关键点 | 说明 |
成语来源 | 《史记·吕不韦列传》 |
现代用法 | 比喻利用稀缺资源谋利 |
适用范围 | 商业、社会、政治等领域 |
语义色彩 | 中性偏褒或中性偏贬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奇货可居”不仅是历史中的一个商道智慧,也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策略表达。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面对资源分配、市场变化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