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空庭春欲晚原文及译文】“寂寞空庭春欲晚”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将尽、庭院寂静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寂之情。以下是对该诗句的原文、翻译以及相关背景的总结。
一、原文与译文
原文 | 译文 |
寂寞空庭春欲晚 | 空荡的庭院中,春天即将过去 |
一树梅花一放翁 | 一棵梅花树下,一位老者独自赏花 |
老去无心争俗子 | 年纪大了,不再与世俗之人争长短 |
情知何事不到东 | 明白了某些事情终究不会到来 |
> 注:此为《采桑子·塞上咏雪花》中的部分句子,原诗内容更为丰富,此处选取代表性语句进行解读。
二、诗歌背景与意境分析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是纳兰性德在边塞地区所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寂寞空庭春欲晚”一句,通过描绘春天将尽时的冷清环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 “寂寞空庭”:描绘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庭院,象征着孤独与冷落。
- “春欲晚”:暗示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情绪。
- “一树梅花一放翁”:以梅花自喻,表现诗人高洁的情操与独立不群的性格。
- “老去无心争俗子”:表达诗人年岁渐长后,不再执着于世俗纷争,心境趋于淡泊。
- “情知何事不到东”: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三、总结
“寂寞空庭春欲晚”不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象的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关键词 | 含义 |
寂寞 | 孤独、冷清 |
空庭 | 无人居住的庭院,象征孤独 |
春欲晚 | 春天将尽,时光流逝 |
梅花 | 高洁、坚韧的象征 |
放翁 | 自我比喻,表达独立人格 |
无心争俗子 | 淡泊名利,超脱世俗 |
不到东 | 对未来或理想的一种无奈与失落 |
如需进一步了解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或相关诗词解析,可继续查阅其代表作如《饮水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