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几月】《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作。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广为流传,表达了山中与山下季节差异的现象。那么,“山寺桃花始盛开”究竟是在几月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诗句背景
《大林寺桃花》创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期间。当时他游览庐山大林寺,看到山中的桃花在四月才开始盛开,而山下的花早已凋谢,于是写下这首诗,感叹自然景色的奇妙和时光流逝的无奈。
二、季节解析
根据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可以推断出“人间”指的是山下或平原地区,此时已经是四月,花草已经凋谢;而“山寺桃花始盛开”则说明山中的桃花在四月才开始开放,比山下晚了大约一个月左右。
因此,“山寺桃花始盛开”通常指的是农历四月,即公历的5月初左右。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句出处 | 唐代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
诗句原文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诗句含义 | 山下四月花已谢,山上桃花才盛开,体现山地气候与平原的差异。 |
开花时间 | 山寺桃花通常在农历四月(约公历5月)开始盛开 |
季节特点 | 四月时山下已进入初夏,山上仍属春季,气温较低,花开较晚 |
意义 | 表达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也寄托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
四、结语
“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时光与环境的深刻思考。通过了解其背后的季节特征,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意境与情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此观察身边四季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