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生意思】“苟且偷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存,但缺乏理想和追求,只求暂时活下去。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强调的是一种消极、无目标的生活态度。
一、
“苟且偷生”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后来引申为在恶劣环境中,为了生存而采取不正当或不积极的方式生活。其核心含义是“得过且过”,只求活命而不思进取。
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在困难面前没有斗志、缺乏责任感的人,也常用来形容某些人因环境所迫而不得不妥协,但内心并不满足于现状。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苟且偷生 |
拼音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含义 | 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存,缺乏理想和追求,只求暂时活着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消极、无目标地生活 |
近义词 | 得过且过、忍辱偷生、苟延残喘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奋起直追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时,形容生活态度消极、缺乏上进心 |
情感色彩 | 贬义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描述人物在逆境中的无奈选择 |
三、延伸理解
“苟且偷生”虽然带有负面色彩,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人们确实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理想,只能选择“苟活”。这种状态并非完全可耻,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在条件允许时努力改变现状。真正值得敬佩的是那些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保持希望、不断奋斗的人。
因此,“苟且偷生”不仅是对一种生活状态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人生方向的反思。它提醒我们,活着不仅仅是生存,更是要有意义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