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是什么病】急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发生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中。它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涉及子宫、输卵管、卵巢以及周围的结缔组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孕、慢性盆腔痛或宫外孕等。
一、急性盆腔炎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急性盆腔炎 |
病因 | 细菌感染(如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大肠杆菌等) |
发病部位 | 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周围组织 |
传播途径 | 主要通过性传播、分娩、流产、宫内节育器等途径感染 |
常见症状 | 下腹痛、发热、白带异常、月经不调、性交疼痛等 |
诊断方法 | 妇科检查、B超、血液检查、分泌物培养等 |
治疗方式 | 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
并发症 | 不孕、慢性盆腔痛、宫外孕、败血症等 |
预防措施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妇科检查 |
二、常见病因与诱因
1. 性传播感染:如淋病、衣原体感染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2. 分娩或流产:产褥期或流产后未做好清洁护理,容易引发感染。
3. 宫内节育器:使用不当或放置后未注意卫生,可能诱发感染。
4. 妇科手术:如刮宫、子宫切除等手术后感染风险增加。
5. 免疫力低下:身体抵抗力差时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
三、典型症状表现
- 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双侧下腹,可能伴有压痛。
- 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严重时可高热。
- 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异常,可能呈黄绿色或脓性。
- 月经异常: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出血。
- 全身不适:如乏力、食欲下降等。
四、诊断与治疗建议
诊断要点:
- 医生通过妇科检查发现附件区压痛或肿块;
- B超检查可见输卵管增粗或积液;
-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
- 分泌物培养或PCR检测可明确病原体。
治疗原则:
-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一般采用联合用药;
- 支持治疗:如退热、止痛、补充营养;
- 手术治疗:在形成脓肿或药物无效时考虑手术干预。
五、预防与日常护理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经期和性生活前后;
- 避免不洁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 术后或产后注意休息和消毒,避免感染;
-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总结:急性盆腔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妇科炎症,常见于育龄女性。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是关键,合理治疗可有效避免严重后果。预防工作同样重要,尤其在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方面需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