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手不释卷是什么意思】“手不释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好学,喜欢读书,即使在闲暇时间也总是手不离书。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学习的执着精神,还带有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手不释卷 | 手中一直拿着书本,形容人勤奋好学,爱读书,不愿放下书本 |
二、出处与来源
成语“手不释卷”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手不释卷”,但后人根据吕蒙勤奋学习的故事,引申出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勤于读书、不轻易放下书本。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形容人勤奋好学 | 他从小就手不释卷,最终成为了一位大学者。 |
表达对知识的热爱 | 她每天晚上都手不释卷,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 |
褒义词,强调学习态度 | 父亲一生手不释卷,是我们全家学习的榜样。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手不释书 |
反义词 | 好逸恶劳、懒惰成性、不学无术 |
五、总结
“手不释卷”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也体现出一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它适用于描述那些热爱阅读、勤奋学习的人,是鼓励人们不断进步、充实自我的良好表达方式。
通过了解“手不释卷”的含义、出处、用法及相关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激励自己或他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