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目而视的意思】“侧目而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满、轻视或愤怒时,用斜眼看对方的行为。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神情动作,还反映了内在的心理状态。
一、成语解释
出处: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范增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不听。项王使者来,范增曰:‘吾闻秦军破赵王,赵王已死,项王欲为帝,臣请辞。’项王怒,使左右击之,范增死。于是诸将皆侧目而视。”
释义:侧目而视,指用斜着眼睛看人,表示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满、轻视或愤怒。它是一种带有贬义的表达方式,常用于形容对他人行为的不屑或敌意。
二、成语用法
- 词性:动词性成语
- 结构:联合式
- 感情色彩:贬义
- 使用场合: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历史或批评性文章中较为常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另眼相待 |
反义词 | 仰慕不已、刮目相待、敬重有加 |
四、使用示例
1. 他对同事的无礼行为感到愤怒,只能侧目而视。
2. 在会议上,他侧目而视那位提出荒谬建议的人。
3. 老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侧目而视,便立刻制止了这种不尊重的行为。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侧目而视 |
拼音 | cè mù ér shì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释义 | 用斜眼看人,表示不满、轻视或愤怒 |
用法 | 动词性成语,贬义 |
近义词 | 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
反义词 | 敬重有加、刮目相待 |
使用场景 | 文学、批评、日常交流(书面语)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侧目而视”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外化表现。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与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