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古诗解释】《襄邑道中》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行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诗歌原文:
> 襄邑道中
> 飞花两岸照船红,
> 百里榆堤半日风。
> 犹是江南春色早,
> 一帆西去水云中。
二、诗句解释:
诗句 | 解释 |
飞花两岸照船红 | 两岸的花瓣随风飘落,映红了船只,展现出春天的美丽景象。 |
百里榆堤半日风 | 沿着百里长的榆树堤岸,只用了半天时间就乘风而行。 |
犹是江南春色早 | 尽管已是春天,但江南的春色似乎来得更早一些。 |
一帆西去水云中 | 一叶孤舟向西驶去,消失在水天相接的云雾之中。 |
三、整体赏析:
《襄邑道中》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表现出诗人旅途中的闲适心情。诗中“飞花”、“榆堤”、“水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一帆西去”也暗示了诗人离乡远行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陈与义(宋代) |
诗体 | 七言绝句 |
主题 | 旅途所见、江南春色、思乡之情 |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画面清新、情感含蓄 |
表达情感 |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故乡的思念 |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风景画,也是一段心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