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卖骏马者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一、文章概述
“人有卖骏马者”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卖马人的经历,揭示了识人与知物的重要性。文中借“良工”之口,表达了对真正人才的重视和对表面功夫的批评。
二、原文与翻译
原文 | 翻译 |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 有人卖一匹骏马,连续三天站在市场上,人们却没人知道这是一匹好马。 |
于是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 于是他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卖掉,连续三天站在市场里,没人愿意和我说话。希望您能回头看看它,走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眼,我愿意奉上一天的报酬。” |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 伯乐于是回来看了看那匹马,离开时又回头看了一眼。 |
一日而贾十倍。 | 第二天,马的价格就涨了十倍。 |
三、注释与解析
词语 | 注释 |
骏马 | 良马,指非常优秀的马。 |
比三旦 | 连续三天。 |
莫知之 | 没有人知道它是好马。 |
伯乐 | 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象征识才之人。 |
还而视之 | 回头看它。 |
去而顾之 | 离开时回头看它。 |
一朝之费 | 一天的报酬,指伯乐的酬劳。 |
贾十倍 | 价格涨了十倍。 |
四、寓意总结
内容 | 解析 |
识人与知物 | 文章强调了识别人才或珍贵事物的重要性,仅靠外表难以判断价值。 |
伯乐的作用 | 伯乐代表专业眼光和权威认可,他的出现让马的价值被发现。 |
市场认知 | 在市场中,缺乏知名度或专业推荐,即使优质也可能被忽视。 |
社会现象 | 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有时需要“名人效应”或“权威背书”才能获得认可。 |
五、延伸思考
在现代社会,“人有卖骏马者”的故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求职、创业还是产品推广,如果没有合适的展示方式或专业背书,优质资源可能难以被发掘。因此,如何让自己的价值被看见,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六、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战国策·齐策二》 |
核心人物 | 卖马人、伯乐 |
故事主旨 | 强调识才与专业推荐的重要性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寓言性强 |
现实意义 | 在当今社会,如何有效展示自身价值仍是重要课题 |
如需进一步分析类似寓言或探讨其现代应用,可继续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