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ker】总结:
“Beaker” 是一个常见的英文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实验室中用于盛装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的玻璃器皿。它在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化学、生物和物理等学科中。除了作为实验器材,“beaker”也可以用作比喻,表示某种容器或承载者。本文将对“beaker”的基本定义、用途、特点及常见类型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Beaker 简要介绍与分类表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一种用于盛装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的玻璃或塑料容器,常用于实验室环境。 |
用途 | - 盛放液体 - 进行化学反应 - 加热或混合物质 - 观察化学变化 |
材质 | - 玻璃(常用) - 塑料(如PP、PVC) - 耐高温材料(如石英) |
容量范围 | 从5 mL 到 1000 mL 不等,常见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
结构特征 | - 圆柱形或锥形 - 有刻度标记(部分型号) - 可带盖或不带盖 |
常见类型 | - 普通烧杯(Beaker) - 量筒(Graduated Cylinder) - 三角烧瓶(Erlenmeyer Flask) - 试管(Test Tube)(虽非严格Beaker,但常被混淆) |
使用注意事项 | - 避免骤冷骤热以防破裂 - 使用前检查是否有裂痕 - 加热时需放在石棉网或加热垫上 |
结语:
“Beaker”是实验室中最基础且常用的工具之一,其设计简单却功能强大,能够满足多种实验需求。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 beaker 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无论是学生还是科研人员,了解 beaker 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