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饴弄孙的成语解释】“含饴弄孙”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幸福,常常在家中与子孙一同玩耍、享受天伦之乐的情景。这个成语体现了对家庭和谐、亲情浓厚的赞美,也反映了人们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期望。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含饴弄孙 |
拼音 | hán yí nòng sūn |
出处 |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太后曰:‘吾(指马太后)以欲言之,今虽有此,吾心未尝不念贫贱时也。’”后来演变为“含饴弄孙”,形容老人安享晚年。 |
释义 | 含着糖逗弄孙子,比喻老人安享晚年,与子孙共度欢乐时光。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老年人生活幸福、家庭和睦的状态,常作谓语或宾语。 |
近义词 | 安享晚年、含饴弄孙、儿孙满堂 |
反义词 | 孤苦伶仃、晚景凄凉、无依无靠 |
二、成语使用场景
1. 描写家庭温馨:如“他退休后每天含饴弄孙,生活十分惬意。”
2. 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如“愿您早日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
3. 文学作品中常用:在小说、散文中用来描绘人物晚年幸福的生活状态。
三、文化内涵
“含饴弄孙”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描述,更蕴含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它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以及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家庭关系,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四、总结
“含饴弄孙”是形容老年人安享晚年、与子孙同乐的成语,表达了对家庭幸福、亲情美满的向往。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更应注重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让“含饴弄孙”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