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得虎子的焉组词】“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原句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如果不深入危险的地方,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或珍贵的东西。其中“焉”字在句中表示“怎么、哪里”的意思,是一个疑问代词。
在汉语中,“焉”字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其用法多样,常用于文言文中。下面是对“焉”字常见组词的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一、
“焉”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作为文言虚词使用,常见于古文或书面语中。它在句中多作代词、语气词或兼词,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常见的组词包括:
- 焉得:表示“怎么得到”,常用于反问句。
- 焉能:表示“怎么能”,用于否定或反问。
- 焉知:表示“怎么知道”,多用于疑问或感叹。
- 焉用:表示“哪里用得着”,用于否定或反问。
- 于是:表示“在这件事上”,常用于承接前文。
- 然则:表示“既然这样”,用于推论。
- 何以:表示“为什么”,虽非“焉”单独成词,但常与之搭配使用。
这些词语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但在阅读文言文或学习古代汉语时非常重要。
二、表格展示
组词 | 含义 | 用法说明 | 例句 |
焉得 | 怎么得到 | 反问语气,常用于表达对结果的质疑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焉能 | 怎么能 | 表示能力或可能性的否定 | 焉能为此? |
焉知 | 怎么知道 | 表示对未知事物的感慨或疑问 | 焉知非福 |
焉用 | 哪里用得着 | 表示不需要或没必要 | 焉用此物? |
于是 | 在这件事上 | 表示承接关系 | 于是,他决定出发 |
然则 | 既然这样 | 表示因果关系或推论 | 然则何以报德? |
何以 | 为什么 | 虽非“焉”单独成词,但常与之搭配 | 何以解忧? |
三、结语
“焉”作为一个文言虚词,在古文中有着丰富的用法和含义。了解其常见组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尽管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时,掌握这些词汇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