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中华书局目录】《旧唐书》是五代时期编纂的一部官修史书,记载了唐朝从高祖李渊到昭宣帝共289年的历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旧唐书》在后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中华书局在1975年对《旧唐书》进行了点校整理,出版了较为权威的版本,成为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本文将对《旧唐书中华书局目录》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其主要篇目结构,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全书内容。
一、
《旧唐书》由后晋刘昫等人编撰,原为五十卷,后经多次增补至七十卷。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在保留原书结构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校勘与整理,使内容更加清晰易读。
全书分为纪、志、传三部分,其中“纪”记载皇帝的事迹,“志”记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内容,“传”则记录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通过这些部分,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
二、目录一览(中华书局版)
卷次 | 篇目名称 | 内容概要 |
一 | 太宗本纪 | 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与政绩 |
二 | 高祖本纪 | 唐高祖李渊的统治经历 |
三 | 太宗本纪下 | 继续记载唐太宗后期政事 |
四 | 高宗本纪 | 唐高宗李治的统治情况 |
五 | 中宗本纪 | 唐中宗李显的短暂执政 |
六 | 睿宗本纪 | 唐睿宗李旦的统治 |
七 | 玄宗本纪上 |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功绩 |
八 | 玄宗本纪下 | 唐玄宗后期的衰落与安史之乱 |
九 | 肃宗本纪 | 唐肃宗李亨的即位与平叛 |
十 | 代宗本纪 | 唐代宗李豫的统治 |
十一 | 德宗本纪 | 唐德宗李适的改革与动荡 |
十二 | 顺宗本纪 | 唐顺宗李诵短暂的执政 |
十三 | 宪宗本纪 | 唐宪宗李纯的中兴局面 |
十四 | 穆宗本纪 | 唐穆宗李恒的统治 |
十五 | 敬宗本纪 | 唐敬宗李湛的荒淫无度 |
十六 | 文宗本纪 | 唐文宗李昂的改革尝试 |
十七 | 武宗本纪 | 唐武宗李炎的削藩政策 |
十八 | 宣宗本纪 | 唐宣宗李忱的中兴余波 |
十九 | 懿宗本纪 | 唐懿宗李漼的昏庸统治 |
二十 | 昭宗本纪 | 唐昭宗李晔的末期困境 |
卷次 | 篇目名称 | 内容概要 |
二十一 | 诸帝列传 | 记载唐朝其他皇帝的简要事迹 |
二十二 | 刑法志 | 记录唐代法律制度与刑罚 |
二十三 | 舆服志 | 介绍唐代车马服饰制度 |
二十四 | 食货志 | 记载唐代财政、赋税与经济状况 |
二十五 | 礼志 | 记述唐代礼仪制度 |
二十六 | 乐志 | 记载唐代音乐与礼乐制度 |
二十七 | 兵志 | 记录唐代军事制度与兵制 |
二十八 | 地理志 | 介绍唐代行政区划与地理情况 |
二十九 | 职官志 | 记载唐代官职设置与行政体系 |
三十 | 方镇志 | 记述唐代地方节度使与军政关系 |
三十一 | 历志 | 记录唐代历法与天文知识 |
三十二 | 天文志 | 记载唐代天象与天文观测 |
三十三 | 五行志 | 记录唐代自然灾害与五行灾异 |
三十四 | 五行志(续) | 补充前文未尽内容 |
三十五 | 艺文志 | 记载唐代图书典籍与文学成就 |
三十六 | 隐逸传 | 记录唐代隐士与名士事迹 |
三十七 | 列女传 | 记载唐代女性典范人物 |
三十八 | 儒学传 | 记录唐代儒家学者及其思想 |
三十九 | 文苑传 | 记载唐代文学家与文人风流 |
四十 | 逆臣传 | 记录唐代叛乱者与逆臣事迹 |
三、结语
《旧唐书中华书局目录》不仅是一部系统记载唐代历史的正史,也是一部研究唐代政治、文化、制度的重要资料。通过目录可以看出,该书涵盖了从皇帝到普通百姓的多方面内容,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全貌。中华书局的点校版本,使得这部古籍更易于阅读与研究,对于历史爱好者和学术研究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