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于成龙简介】于成龙(1638年-1708年),字振甲,号如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人,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清官、政治家。他以廉洁奉公、勤政爱民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其一生历经顺治、康熙两朝,深受百姓爱戴与皇帝器重。
于成龙在仕途上历任多个地方官职,从知县到巡抚,始终坚守清廉自律的原则,不贪图富贵,不欺压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的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古代官员的典范。
于成龙生平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于成龙 |
字 | 振甲 |
号 | 如山 |
出生年份 | 1638年 |
去世年份 | 1708年 |
籍贯 | 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 |
官职 | 知县、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 |
主要成就 | 廉洁奉公、治理有方、深得民心 |
著名称号 | “天下第一清官” |
代表思想 | 清正廉明、为民请命、体恤民情 |
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于成龙一生为官,始终坚持“清、慎、勤”的原则。他主张官员应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疾苦,反对贪污腐败。他在担任广西罗城知县时,曾亲自下乡走访,了解民情,改善民生;在担任直隶巡抚期间,大力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推行仁政。
他不仅自己清廉自守,还严格要求下属,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之风。在他任职期间,地方风气大为改善,百姓安居乐业。
于成龙的历史评价
于成龙的事迹在清代便已广为流传,康熙皇帝曾多次表彰他的政绩,并赐予他“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后世史书和民间传说中,于成龙常被描绘为一位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的好官,其形象成为古代清官文化的象征。
尽管历史记载中对于成龙的细节有所出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当时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官德榜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于成龙是清朝初期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清官,以其清廉、公正、勤政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的事迹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肯定,更是对理想官僚制度的一种追求。通过他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理解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