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厚的意思是什么】“天高地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天地广大、自然辽阔,引申为人的品德高尚、胸怀宽广或事物的深奥难测。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既有字面意义,也有深层含义。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天高地厚 |
拼音 | tiān gāo dì hòu |
字面意思 | 天高远,地深厚,形容天地广大无边。 |
引申意义 | 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胸怀宽广;也形容事物的复杂和深远。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人品、表达对自然的敬畏、或形容事情的难度大。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蓼萧》:“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虽未直接出现“天高地厚”,但其意境相近。
- 现代用法:
- 赞美他人:如“他为人正直,天高地厚,值得敬重。”
- 描述自然:如“站在山顶上,望着天高地厚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 形容事物:如“这个问题涉及面广,天高地厚,需要深入研究。”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误用情况 | 正确理解 |
有人误以为“天高地厚”是贬义词 | 实际上是中性或褒义词,强调的是广阔、深远 |
用于描述天气或环境时不够准确 | 应结合具体语境使用,避免生搬硬套 |
在口语中容易被简化为“天地宽广” | 但原意更强调“厚”,即深度、厚重感 |
四、总结
“天高地厚”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在现代汉语中,它既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可以用来赞美人的品德与胸怀。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结语
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文化的载体。“天高地厚”正是这样一种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词语,值得我们在学习和使用中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