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叹息的解释】“扼腕叹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件事情感到惋惜、遗憾或痛心的情绪。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失败、挫折、损失或不公时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扼腕 | 用手握住手腕,表示情绪激动或愤怒的一种动作。 |
叹息 | 深长地呼气,表达内心的感慨、悲伤或无奈。 |
扼腕叹息 | 指因事态发展不如意而感到惋惜、悲愤,常用以形容对某事的深切遗憾。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默然不应。……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岂特卮酒乎!’……项王未有以应,曰:‘壮士!又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岂特卮酒乎!’……项王曰:‘壮士!又何惧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岂特卮酒乎!’……项王曰:‘壮士!又何惧乎?’……”
虽然《史记》中并未直接出现“扼腕叹息”,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在后世文学中频繁使用,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成语。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中,表达对事情结果的不满或遗憾。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悲叹、哀叹、惋惜、痛心、悔恨 |
反义词 | 喜悦、欣慰、高兴、满足、庆幸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对失败的惋惜 | “他明明有机会成功,却因一时失误而功亏一篑,令人扼腕叹息。” |
对历史事件的感慨 | “那段屈辱的历史让人扼腕叹息,也提醒我们铭记教训。” |
对人物命运的感叹 | “她一生坎坷,最终未能实现理想,真是扼腕叹息。” |
五、总结
“扼腕叹息”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惋惜与无奈。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反应。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深度。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