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简介】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理学家。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著称,是晚清“中兴名臣”之一,对清朝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国藩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直到27岁才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任职。他在仕途上逐步晋升,最终成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并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组建湘军,成功镇压了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成为清廷的重要支柱。
除了军事成就,曾国藩还重视教育和家风建设,留下了许多家书和日记,内容涉及修身、治学、处世等方面,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引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曾国藩 |
字 | 伯涵 |
号 | 涤生 |
出生年份 | 1811年11月26日 |
逝世年份 | 1872年3月12日 |
籍贯 | 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
身份 |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理学家 |
科举成就 | 27岁中进士,入翰林院 |
主要功绩 | 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推动洋务运动 |
家书与著作 |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等 |
思想主张 | 强调修身齐家,注重道德修养与实用学问 |
影响 | 对晚清政治、军事、文化影响深远,被视为传统士大夫的典范 |
曾国藩的一生,既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也展现了个人在动荡时代的坚韧与智慧。他的思想与实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