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若罔闻是什么意思】“置若罔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对他人的话语或行为故意忽视、不加理会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听而不闻”的态度,带有较强的主观故意性。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置若罔闻 |
拼音 | zhì ruò wǎng wé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言,不可不慎,置若罔闻。” |
含义 | 对别人说的话或发生的事,假装没听见,不予理睬。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对劝告、批评、警告等漠不关心。 |
近义词 | 置之不理、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
反义词 | 虚心听取、认真聆听、重视对待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场合 | 上级多次提醒他注意工作质量,但他置若罔闻,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
家庭关系 | 孩子在考试前沉迷游戏,家长劝说无效,只能无奈地置若罔闻。 |
社会现象 | 面对环境问题,部分企业仍然置若罔闻,继续违规排污。 |
三、注意事项
- “置若罔闻”强调的是“故意忽视”,而不是“无意中没有听到”。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误用。
- 在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书面表达或正式文章中。
四、总结
“置若罔闻”是一个含义明确、情感色彩较强的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对他人意见或劝告不加重视的人。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冷漠态度,也反映出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这种态度,学会倾听与理解,才能更好地沟通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