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逢入京使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古诗逢入京使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一、
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经典诗作。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在边塞远行时,偶遇回京使者时的复杂心情。通过“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本文将对《逢入京使》进行原文呈现、逐句注释、白话翻译,并结合诗歌背景与艺术特色进行赏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魅力。
二、表格展示
内容类别 | 具体内容 |
诗名 | 《逢入京使》 |
作者 | 岑参(唐代)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原文 |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
注释 | - 故园:故乡 - 东望:向东方望去,表示思念家乡 - 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 - 无纸笔:没有纸和笔来写信 - 凭君:依靠你 - 传语:传达话语 |
白话翻译 | 向东望去,回家的路漫长而遥远, 双袖沾满了泪水却未干透。 在马上相遇却没有纸和笔, 只能请你替我捎句话,告诉家人我一切安好。 |
创作背景 |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长期在西北边疆任职。此诗写于他出使西域途中,遇到一位回京的使者,有感而发,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艺术特色 | - 情感真挚,语言质朴 - 用词简洁,意境深远 - 以小见大,通过日常场景表达深切情感 |
思想主题 | 表达了游子在外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体现了人情味浓厚的家国情怀。 |
三、赏析要点
岑参的《逢入京使》虽篇幅短小,却情感深沉,语言自然,堪称唐代边塞诗中的一颗明珠。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夸张的比喻,而是以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真实的情感——那种身处异乡、心系故土的无奈与期盼。
“马上相逢无纸笔”一句,既写出当时条件的局限,也反映出诗人急于传递消息的心情;“凭君传语报平安”则是一种无奈中的寄托,透露出诗人对亲人深深的牵挂与关心。
整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结构紧凑,层层递进,从“东望”到“泪不干”,再到“无纸笔”和“报平安”,情感由外及内,由远及近,极具感染力。
四、结语
《逢入京使》是岑参诗风的真实体现,既有边塞诗的豪迈,又不失文人诗的细腻。它不仅是一首思乡之作,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对家庭、对国家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