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案范文】《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翁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并学习其表现手法。
一、教学目标
项目 | 内容 |
知识与能力 | 1. 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2. 理解诗歌中对比、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 |
过程与方法 | 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意 2.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感受卖炭翁的悲苦命运,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2. 认识到社会不公现象,培养正义感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项目 | 内容 |
教学重点 | 1. 分析卖炭翁的形象及心理活动 2. 理解“宫市”制度对百姓的危害 |
教学难点 | 1. 把握诗歌中蕴含的批判精神 2. 理解白居易“新乐府”诗风的特点 |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5分钟)
- 展示几张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生活状态。
- 提问:“如果你是一个卖炭人,你会怎样生活?”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词。
-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如“伐薪”、“碾冰”、“叱牛”等。
3. 精读赏析(20分钟)
- 分段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卖炭翁的形象。
- 引导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对比描写,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与“两鬓苍苍十指黑”。
4. 合作探究(15分钟)
- 小组讨论:为什么卖炭翁宁愿被欺负也不愿离开?你认为他为什么会这样?
-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探讨现代社会中的类似问题。
5. 总结提升(10分钟)
- 回顾诗歌主题,总结白居易的写作意图。
- 鼓励学生写一段感悟,表达自己对卖炭翁的感受。
四、作业布置
项目 | 内容 |
基础作业 | 1. 背诵并默写《卖炭翁》全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
拓展作业 | 1. 写一篇短文,以“我眼中的卖炭翁”为题 2. 收集有关“宫市”的历史资料,进行小组汇报 |
五、板书设计
```
卖炭翁
/ \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艰辛、朴实 批判社会不公
对比手法新乐府风格
```
六、教学反思(教师备课参考)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卖炭翁的命运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在理解“宫市”制度时仍存在困难,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背景知识的补充。同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结语:
《卖炭翁》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冷暖与人性的善恶。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