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个人简介】翦伯赞(1898年4月13日-1968年12月18日),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在古代史和民族史的研究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他的学术思想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主张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发展规律。
一、个人简介总结
翦伯赞出生于湖南桃源,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赴美国留学,攻读经济学。回国后,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并逐步转向历史研究。1949年后,他担任多所高校教授及国家重要学术机构职务,致力于推动中国历史学的现代化。他的著作丰富,思想深刻,对中国历史教学与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翦伯赞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翦伯赞 |
出生日期 | 1898年4月13日 |
出生地 | 湖南省桃源县 |
教育背景 | 北京大学预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系 |
主要研究方向 | 中国历史、马克思主义史学、民族史 |
职业生涯 |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等 |
主要成就 | 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撰写多部重要历史著作 |
逝世时间 | 1968年12月18日 |
逝世地点 | 北京 |
三、主要著作与思想特点
翦伯赞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史纲要》《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他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张从经济基础出发分析社会变迁。其思想体系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为后来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四、影响与评价
翦伯赞作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学术成果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但他留下的学术遗产仍然被广泛传承和研究。他的思想至今仍在中国历史学界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