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恐迟迟归是什么意思】“意恐迟迟归”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母亲在孩子即将远行时,细心地缝制衣物,心中却担心孩子久久不归来。整句诗表达了母亲对游子深切的牵挂与担忧之情。
一、
“意恐迟迟归”是古诗中表达亲情、思念和担忧的经典语句,常用于描写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它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游子离家的普遍现象,也反映了家庭情感的深厚。该句通过母亲的动作(缝衣)与心理活动(担心归期),传达出一种细腻而深沉的情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 |
原文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意思 | 母亲在孩子即将远行时,担心他久久不归,因此缝制衣物时格外仔细。 |
作者 | 孟郊 |
诗体 | 古体诗 |
主题 | 母爱、亲情、离别、牵挂 |
情感基调 | 深沉、温暖、略带忧伤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表达对亲人归来的期盼或对分离的不舍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孝道”与“亲情”的重要性 |
三、延伸理解
“意恐迟迟归”不仅是对母亲心理的描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游子一旦远行,往往多年难归。这种现实背景使得“迟迟归”成为一种常见的家庭焦虑。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此外,“意恐迟迟归”也常被现代人引用,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或同事的关心与期待,尤其是在节日、重逢等特殊时刻,更显其情感价值。
四、结语
“意恐迟迟归”虽简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亲情表达的典范。它提醒我们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也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那份来自心底的牵挂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