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这句诗因其意境优美、语言凝练而广为流传,成为描写春日乡村景色与人文风情的经典名句。
一、诗句出处简介
《清明》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803年-85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细雨绵绵,行人在路上心情低落,向牧童询问是否有酒家可以歇脚,牧童却指向远处开满杏花的小村庄。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情景交融,极具画面感。
二、诗句含义解析
词语 | 含义 | 意境 |
清明 | 传统节日,祭祖扫墓的日子 | 表示季节和氛围,带有哀思之情 |
雨纷纷 | 细雨连绵不断 | 营造出阴郁、凄凉的气氛 |
行人 | 在外奔波的人 | 表达游子思乡或旅途疲惫的心情 |
欲断魂 | 形容极度悲伤或愁苦 | 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
酒家 | 酒店、酒馆 | 体现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
牧童 | 放牛的孩子 | 是乡村生活的一个典型形象 |
遥指 | 远远地指着 | 表示方向或指引,增添诗意 |
杏花村 | 开满杏花的小村庄 | 具体地点,富有画面感和象征意义 |
三、诗歌背景与影响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美感。《清明》正是他这种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不仅被广泛传诵,还常被用于教材、文学作品及影视剧中,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诗句之一。
此外,“杏花村”也因这首诗而闻名,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意象,象征着宁静、美丽、质朴的乡村生活。
四、总结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杜牧的《清明》,是唐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它不仅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这首诗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出处 | 杜牧《清明》 |
作者 | 杜牧(唐代) |
诗体 | 七言绝句 |
意境 | 清明时节的雨景、行人情绪、乡村风貌 |
影响 | 成为经典名句,广泛传播,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