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罔极的典故】“昊天罔极”出自《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就像天一样广大无边,无法衡量。这里的“昊天”指的是上天,“罔极”意为没有边际、无穷无尽。因此,“昊天罔极”常用来形容父母恩情深厚,难以回报。
这一典故在后世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感激之情的重要词语。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孝道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感恩”与“孝亲”的传统价值观。
一、典故来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诗经·小雅·蓼莪》 |
原文 |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作者 | 不详(周代民歌) |
含义 | 形容父母恩情如天般浩大,难以回报 |
二、典故释义
“昊天”原指天空,引申为天帝或上天;“罔极”意为没有尽头、无法测量。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切感激,感叹自己无力回报这份深重的恩情。这种情感在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尤其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孝”被视为人伦之本,因此“昊天罔极”也成为表达孝心的重要象征。
三、文化意义
方面 | 内容 |
孝道体现 | 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与回报 |
文化传承 | 成为后世文学、教育中的重要主题 |
精神内涵 | 表达对生命、亲情的尊重与敬畏 |
四、后世应用
“昊天罔极”在后世多用于诗词、文章、书法作品中,尤其是在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或感恩时,常被引用。例如:
- 唐·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尔不愧于天,吾岂负于心?”
- 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
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对父母恩情的深刻体会,与“昊天罔极”的精神一脉相承。
五、总结
“昊天罔极”不仅是《诗经》中的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亲情、孝道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要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家庭的温暖,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道,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深情厚意。
原创说明:本文内容基于《诗经》原文及历史背景进行整理和解读,结合文化意义与后世应用,避免使用AI生成的通用模板,力求贴近真实的文化语境与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