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整以暇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好整以暇】“好整以暇”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曰:‘彼各有其主,吾何患焉?’于是命将帅整军而暇。”意思是形容人在紧张或危险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态度。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处事冷静、有条不紊,不慌不忙。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好整以暇 |
拼音 | hǎo zhěng yǐ xiá |
出处 | 《左传·成公十六年》 |
释义 | 形容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仍能保持镇定、从容不迫 |
近义词 | 临危不乱、泰然自若、从容不迫 |
反义词 | 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慌乱无章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多用于书面语 |
示例 | 面对突发状况,他始终好整以暇,指挥若定 |
二、如何理解“好整以暇”
“好整以暇”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困难或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有条理地处理问题,而不是慌乱无措。这种状态不仅是一种心理素质的体现,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与能力。
- “好整”:指的是整理、安排,表示有条不紊;
- “以暇”:则是指从容、不慌张,表示有时间、有余裕。
所以,“好整以暇”整体上表达的是一种“在混乱中保持秩序,在压力下维持冷静”的能力。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描述 |
工作场合 | 面对突发项目危机,领导沉着应对,好整以暇地制定解决方案 |
日常生活 | 在交通堵塞中,有人依然有条不紊地规划路线,不显焦虑 |
紧急事件 | 灾难发生后,救援人员有组织地展开工作,表现出好整以暇的作风 |
四、结语
“好整以暇”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在修养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和困难时,保持冷静和理智比盲目行动更为重要。学会“好整以暇”,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加从容、高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的使用技巧或相关典故,欢迎继续提问。